和煦的阳光下,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和平乡黄寨小学门口聚满了人:六名老师、五十余名学生、十几名当地村民。平日着装简朴的山村教师们纷纷面露喜色、西装革履地站在门口张望;孩子们三五成群,在水泥地上来回走动嬉戏;村民们聚在学校一旁的土墙边,头戴褪色黄军帽的老伯,围着红色头巾的老妇人,他们或坐或蹲或站,纷纷向前方的黄土路投去了目光。他们,正迎接着一支团队的到来——新长城西北师范大学自强社“筑梦团队”。
陇西县海拔在2000米左右,全年日照时数长、降水量少、气候干旱。黄寨小学在2017年以前,都处于缺水状态,“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想用水只能去附近的村民家借,说是借,其实也是有借无还。”
黄寨小学地处半山腰,现有8名教师,62名学生,其中42名小学生,20名幼儿园孩子。学校设有二至六年级,一年级学生同二年级学生一起上课。各教室规格一致,宽约三米、长约四米,大概一间高中学生宿舍那么大。学校的教室齐全,门口悬挂的木质班牌上写着实验仪器室、音乐舞蹈室、美术室、少先队活动室的字样。一名志愿者说:“因为师资有限,孩子们自己也不会操作,这些设备就闲置了。”
捐赠仪式结束后,“午后小睡,筑梦黄寨”项目发起人杨伟和三个志愿者一起走访了附近的居民。首先去的是黄俊鹏小朋友家,去年暑期杨伟正是住在这里。一进门,黄俊鹏便忙着搬桌椅板凳出来招待,俊鹏奶奶在房里泡茶。大家茶还未喝完,一大盘冒着热气的煎饼已被端上了桌。“吃,吃。”奶奶说完又转身回厨房继续烙饼。说起自强社,奶奶连说“好”,笑意溢满了眼角。
下午三点三十分,志愿者们陆续登上汽车前往陇西车站,搭乘回校的火车。挥别之际,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妇女站在自家黄土堆上向我们深情道别,此刻内心的酸楚感动无法言表。随着大巴向远方驶离,一条大黄狗匍匐在她脚下,摇晃着尾巴。
(编辑:寇丹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