砥砺奋进的五年 | 学院巡礼:心理学院——各大其大,大人之大,大大与共,共生繁荣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7-10-13浏览次数:1912

    2017年,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建院五周年,心理学专业招生三十五周年。心理学院虽然是一个年轻的学院,但心理学科却是一个学科积淀厚重、历史沿革绵长的学科:1902年,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聘请外籍教师服部宇之吉(正教习)开始讲授心理学课,并设定为学生通习科目;1941年,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西迁至兰州,心理学专业的多门课程设为专业课程;1951年,学校成立心理学研究组;1977年,学校成立心理学教研室和教育心理研究室;1982年,学校设立心理学本科专业。迄今,心理学院已经发展为心理学专业学士、硕士、博士三级学位授予和拥有博士后流动站的重要教学科研单位,心理学也成长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,心理实验室现为甘肃省重点实验室(培育基地)。
    十八大以来,心理学院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,围绕学校中心工作,秉持“各大其大,大人之大,大大与共”的建院理念,着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,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,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,开创了学院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。


    一、多措并举,建设高水平人才和谐共生新平台


    人云:“独行快,众行远”。心理学院把建设高水平的人才队伍,作为学院发展的重要目标。近五年来,心理学院拥有了一支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。截至2017年9月,29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24人,行政管理人员5名(博士1人,博士在读1人)。其中,取得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研究生23人,占专任教师的95.8%,学缘结构合理,发展潜力较大。教师队伍中,1人获得甘肃省省级教学名师称号,1人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称号,1人入选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,1人获得“明德”教师奖,1人被评为甘肃省“飞天学者”特聘计划青年学者,8人次入选西北师范大学教学科研“双星计划”。
    心理学院立足学科平台建设,为众多“强人”共生搭建舞台。各类平台建设保证了高水平人才加入学科团队后,既无后顾之忧,又能共同发展,推动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。五年来,在既有学科平台的基础上,心理学院先后成立了10个研究中心(所),并建设成一批标志性的学科发展平台。2014年,国家人社部在学院设立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;2015年,在学院设立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(心理学);2016年,学院成功获批甘肃省行为和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(培育基地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