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教职起航——与前辈对话主题活动在教师发展中心举行。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高锦章教授、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赵逵夫教授与53位参加培训的青年教师作教育教学分享交流。文学院龚喜平教授主持活动。
二位先生谈爱校、讲治学、说做人、话科研、讲管理,浓浓的师大情温暖鼓励着每位青年教师,掌声一次次响起。
高锦章教授指出,“学高为师,德高为范”,作为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注重师德师风建设,提高道德修养,严谨治学、为人师表。他说,无论你来自哪里,都应主动融入师大,热爱师大,把自己的成长与师大的发展紧密相连,如百年师大般根基稳健,踏实质朴。年轻教师还要向老一辈师大人学习,把根扎牢,立稳脚跟,在自己的教学科研之路上早结硕果。要弘扬师大优秀的教学文化,秉持的传统,要为师大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,做真正的师大人。
赵逵夫教授从自己的求学经历讲起,鼓励青年教师们坚定教师职业理想,感念师大恩情,培育师大情怀。他指出,教师应把课堂教学放在第一位,从入职开始就要努力站稳讲台,合理运用教学方法、师生互动技巧,始终坚持学习,不断更新知识储备,注重提高自身专业素养。科学研究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,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,青年教师应不断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,始终有追求真理勇气与激情,要通过科学研究提高自身素质,丰富教学内容,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。他强调,只有对教师职业充满热情与责任,爱护学生,主动融入师大,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。百年师大的成就与辉煌是一代代师大人共同努力的结果,青年教师要勇于承担和付出,当把自己与师大真正融为一体时,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师大人。
龚喜平教授总结说,高锦章先生和赵逵夫先生用40余年的师大情怀向我们表达了一种精神,那就是对于教育事业的忠诚。他们作为教学名师,教书育人成绩显著,科学研究硕果累累,为师大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,是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。他们为我们这些后学撑起了一片蓝天,指明了一个方向,让我们以师大为荣,为师大更好的明天而努力。两位先生对青年教师倾注了无限的热情与期待,对师大充满了感念之情,这种人文情怀与长者风范让人感动。
青年教师们认真聆听了两位老先生关于教学、科研、管理的教导,并与两位老先生积极交流。他们纷纷表示,从两位老前辈身上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责任感与荣誉感,感受到了师大百年优良的办学传统与教学文化,为成为新时期的师大人而倍感荣幸,并将努力工作,为师大的发展辉煌添砖加瓦。
该活动是2017年新教师入职培训暨专业成长系列活动的内容之一。
(编辑:孙玉卓)